实验室成果 实验室成果
研究报告

【国际贸易研究动态】2024年第03期

发布时间:2024-09-26
浏览次数:40

国际贸易研究动态栏目旨在推送《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中文权威期刊发表的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为大家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国贸领域前沿···

国际贸易研究动态栏目旨在推送《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中文权威期刊发表的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为大家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国贸领域前沿动态。






文章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

贸易、权力与福利:大国博弈的国际经济政治学分析


《管理世界》 2024年第3期

留抵退税改革、融资约束与企业产业链关联


《世界经济》 2024年第3期

城市价值链功能分工与企业创新:来自企业专利的证据






文章内容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



贸易、权力与福利:大国博弈的国际经济政治学分析



张宇燕 夏广涛


摘要: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于国家间博弈过程中保持、扩大自身相对实力的权力追求缺乏考量。而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权力在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间贸易中的重要性则更加凸显。基于此,在经典的两国贸易理论中引入权力要素,将经济学注重的绝对福利和政治学注重的相对福利视作行为体的双重目标,运用博弈论方法,可以为大国博弈建立一个简洁、方便、贴近现实、适用广泛的国际经济政治学分析框架。由此可以发现,在一个由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组成的两国博弈中,后发国家更加偏好“扬己长补己短”战略;先发国家更加偏好于“压彼短扬彼长”战略,而一旦决定比较优势的技术差距由大变小,先发国家则更倾向于全面打压后发国家甚至“脱钩”。

关键词:大国博弈;贸易;权力;福利;双重效率

研究方法:理论模型

研究贡献:本文强调相对福利对于大国博弈的重要性,在经典的两国贸易理论中引入权力要素,并遵循博弈论分析理念,将经济学注重的绝对福利和政治学注重的相对福利同时纳入国家行为体的目标函数,在理论上将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效率拓展为绝对福利与相对福利“双重改进”和“双重效率”,尝试为大国博弈提供一套尽可能简洁完整、使用便捷、贴近现实、普遍适用的国际经济政治学分析框架。



《管理世界》



留抵退税改革、融资约束与企业产业链关联


张同斌 刘文龙

摘要:全面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投资活力以及提升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大规模留抵退税改革为背景,基于微观企业增值税购销发票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重要战略举措对企业产业链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改革能够增强企业后向产业链关联和前向产业链关联,对企业产业链扩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改革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状况、促进企业投资,增强了产业链的纵向联系,有利于推动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高税负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改革的产业链扩张效应更为突出。本文不仅从财政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展视角拓展了“减税降费”的产业发展效应研究,还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增值税制度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关键词: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融资约束;产业链关联
研究数据:本文选取2017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1季度国家税务总局系统中随机抽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信息及发票收据作为样本。
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模型
研究贡献: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有3个方面:第一,在研究内容上,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产业链关联的基本内涵。库普曼等(2014)利用投入产出表从产品国内外价值构成和贸易增加值视角,研究了国际产业链关联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倪红福等(2016)基于全球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产业部门的国内生产阶段数和国际生产阶段数,以此度量产业链国内关联和产业链国际关联。基于该方法,刘维刚等(2017)考察了生产总阶段数、国内生产阶段数和国际生产阶段数与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在借鉴上述宏观层面产业链关联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独特的增值税发票数据,创新性地从微观企业间产品交易结构的视角刻画企业产业链关联,并综合考虑关联企业数和关联行业数,最终根据企业—供应商、企业—客户关系构建后向产业链关联和前向产业链关联指标。第二,在研究视角上,本文拓展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和产业链关联领域的相关研究。一方面,现有文献基于留抵退税改革或期末留抵税额研究了其对企业投资(吴怡俐等,2021)、研发和创新(崔惠玉等,2022)、就业(崔小勇等,2023)及社会保险缴费(赵仁杰、陈彪,2023)等方面的影响,并得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另一方面,现有文献主要从企业数字化转型(陶锋等,2023)、上游产业基础(陈钊、初运运,2023)、融资约束(米内蒂等,2019)等角度研究其对产业链关联和产业链升级的影响,尚缺乏实证考察留抵退税改革与产业链关联因果关系的文献。本文立足具体的税制改革实践,揭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产业链关联的影响,对现有研究形成较好的补充。第三,在研究结论上,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推进留抵退税扩围提供现实验证,为后续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提供经验证据。2019年留抵退税适用范围扩大至全行业,2021年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实施增量留抵退税,2022年进一步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这一系列改革带来的经济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留抵退税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其产生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对企业产业链关联的影响效应,通过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阶段性效果,不仅可以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带来积极的政策启示,还能够为我国前瞻性税制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世界经济》



城市价值链功能分工与企业创新:来自企业专利的证据


陈旭 纪展鹏 邢孝兵

摘要:本文通过识别中国城市中微观经营主体的主要功能测算各地区的城市功能分工,继而基于专利数据考察城市功能分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功能分工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这背后的机制在于,城市功能分工能够促进区域内产业链完整和协同、提高企业供应链稳定性以及拓展企业贸易网络,并且城市功能分工有助于企业知识突破行政边界,在更大地理范围内传播。此外,城市功能分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会由于城市间距离、行业属性以及企业业务覆盖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随着市场可达性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提高,城市功能分工对企业创新的提升作用趋于增强。本文为中国通过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培育企业创新的新动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城市功能分工;企业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知识溢出
研究数据:测算城市功能分工以及企业创新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机制变量的测算数据来源于各地区的投入产出表、城市经纬度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样本时间区间为2000-2021年。
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研究贡献:相比于现有研究,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在理论视角方面。以往文献集中探讨了产业在城市中的集聚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且主流观点认为,产业密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当地企业的创新绩效。然而,面对有限的本地资源要素以及日益显现的过度集聚,如何将不同属性的经济活动布局在不同城市中,进而更大程度地发挥集聚经济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回答。本文主要从价值链分工视角论证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应分别重点承担什么样的经济功能,进而实现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为理解产业空间布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二,在研究内容方面。目前关于城市功能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主要落脚于宏观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而城市功能分工的深化过程必然伴随着要素流动和知识溢出,进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为此,本文重点论证城市功能分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以及市场可达性与中心城市首位度所发挥的协同效应,能够为中国各地区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城市功能分工的创新促进效应提供现实证据。此外,本文进一步基于专利引用数据考察了城市功能分工对知识溢出空间范围的影响。研究内容有利于拓展既有文献对城市分工与微观经济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其三,在指标构建方面。目前城市功能分工的测度均根据城市统计年鉴中的从业人数来测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分离程度,这种方法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行业从业人员数据统计的是城镇非私营单位人数,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覆盖面不足;其次,现有测算无法将制造业中的先进制造和传统制造区分开来。为此,本文运用文本识别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以上市公司为总部的企业网络,在产品价值链内涵下将企业网络中的所有运营单元按照主营业务划分为公司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现代制造、传统制造、物流仓储和批发零售这七种类型,根据每个城市中不同功能单元的数量测算省份和城市群层面的城市功能分工,这在城市功能识别方面是突破式的尝试。







注:本栏目文章来源为中国知网或期刊官网已公布全文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有遗漏,敬请谅解。本文仅作学术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发刊所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授权。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姓名

电话

留言内容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球创新与治理实验室
扫一扫关注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求真楼
  • 电话:   64492060
  • 邮箱:giglab2024@163.com
  • 网址:http://gig-lab.cn
Copyright © 2024 全球创新与治理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