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研究动态】2025年第03期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6
国际贸易研究动态栏目旨在推送《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中文权威期刊发表的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为大家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国贸领域前沿···
国际贸易研究动态栏目旨在推送《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中文权威期刊发表的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为大家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国贸领域前沿动态。
文章目录
《管理世界》 2025年第3期 关税和境内税收协同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政策设计 《管理世界》 2025年第4期 关税波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 《世界经济》 2025年第2期 全球开放下进口竞争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励还是抑制 《世界经济》 2025年第2期 拉动内需、惠民政策与企业出口策略调整
文章内容介绍
《管理世界》 关税和境内税收协同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政策设计 纪珽 陆 毅 段玉婉 摘要:增值税和不完全出口退税的政策组合会产生出口税的效果。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保持了强劲的出口势头,这展示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同时也为贸易政策的调整创造了新的维度和空间。本文提出关税和境内税收应协同发挥作用的政策理念。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关税和多种境内税收的多国贸易模型,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展示了开放环境下各种税收如何影响经济运行,再基于数值模拟,逐步进行了单税收、单国多税收、多国多税收互相博弈的定量优化设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税和部分境内税种在作用机制上直接相关,并以高度耦合的方式影响居民福利及其他重要经济指标,因此进行国际贸易政策设计时应当将它们统一规划和调整。增值税的不完全退税特征会通过改变相对价格直接影响国际贸易,因此出口退税是贸易政策体系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形式上也具有探索创新的空间。在世界主要国家当前的税制现状下,当国际贸易政策博弈从关税扩充到更多税收的组合时,中国能够显著改变竞争态势,获得明显优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政策;结构方程;最优关税;量化贸易 研究方法:结构模型分析 研究数据:本文从世界银行网站获得GDP数据,从其下属的世界综合贸易方案网站获得贸易数据,各国的平均周工作时间取自国际劳动组织网站。对于关税,本文直接读取世界综合贸易方案上的实际有效关税税率。 研究贡献: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多种税收的国际贸易模型框架,通过数理推导清晰展示了在开放环境下各种税收如何互相交错地影响生产、消费和福利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扩充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库的观点,将传统的贸易(关税)竞争含义丰富化、广泛化,强调国际贸易政策制定应当关注关税和境内税收协同,从新视角对贸易政策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从国家间博弈的视角,对中国的关税和境内税收进行了统筹规划,发现当从更广义上的贸易政策角度进行设计时,中国有显著的独特优势,由此对政策制定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税波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 樊海潮 吴彩云 戴觅 摘要:关税变动不仅会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亦会对中国的国内市场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国内市场的产品价格监测数据、关税数据以及进出口海关数据,研究了进出口关税变化对中国国内市场产品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对中国额外加征的进口关税降低了中国国内市场的产品价格。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产品出口美国受阻且同类产品未充分转销至第三国,企业将销售重心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与此相对,中国对美国额外加征的进口关税显著提高了国内市场的产品售价。这主要是由于自美国进口产品的含税价格整体抬升,以及受贸易保护的国产产品价格上升。结合世界投入产出表和中国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关税在产业间的传导。总体而言,中国国内物价整体未明显受到国际市场关税波动的冲击,但不同产品受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关税上升虽然对价格的整体影响有限,但仍带来了一些负面的经济影响。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关税变动对国内市场的传导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关税变动;国内市场价格;投入产出联系 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研究数据: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中国2017—2019年产品价格监测数据、2017~2019年中国产品的进出口关税数据、2017~2019 年产品层面的进出口贸易数据、2017年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2017年行业层面的投入产出表,以及中国2017—2019年的月度价格指数数据。 研究贡献:相较于现有文献,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中美关税变化的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外贸市场的影响,但对中国国内市场影响的研究仍然有限。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利用中国主要城市价格监控数据,首次考察了中美关税波动对中国国内市场产品价格的传导及其在产业上下游的传递。第二,与以往关注一国关税政策变动对国内市场冲击的文献相比,本文重点考察国内市场的产品价格调整,并分析关税传导至产品价格的可能机制,为外部冲击如何影响我国物价水平提供了新的证据。第三,不同于已有文献,本文通过将价格进行分解,从国内市场价格变化中分离出中国生产产品的价格变化,进而讨论和分析了关税波动对中国国内市场价格和国产产品价格的差异性影响。 《世界经济》 全球开放下进口竞争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励还是抑制 王静 王怡静 宋建 摘要: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测度了以最终品关税度量的进口竞争,并以词典法识别企业数字化转型,验证全球竞争加剧是否驱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全球开放背景下进口竞争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口竞争主要是通过增加海外高管数量和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层决策渠道,以及增加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提升的逃离竞争渠道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而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缩减企业规模的低成本竞争渠道作用并不显著。进口竞争对非国有、低融资约束、高新技术以及东部沿海的企业激励效应更大,同时实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抵御进口竞争对经营绩效造成的负向冲击。本研究为理解和践行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和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以建构国家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进口竞争;数字化转型;逃离竞争效应;熊彼特效应 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研究数据:企业基础数据来自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CSMAR),关税数据来自WITS,城市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研究贡献:第一,现有文献更多关注数字技术或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多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效应,或从地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上下游企业溢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制度和企业组织视角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鲜有从经济环境因素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本文系统剖析了在全球开放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驱动因素,丰富和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研究,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第二,从全球开放视角切入,特别是在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战略背景下,剖析了“市场开放”与“企业转型”之间的关系,对“全面深化开放”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复苏、化解周期性与结构性矛盾”进行了有益诠释,进口竞争的数字化转型正向激励是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与微观证据。第三,现有文献多以数字化特征词频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度”和“能力”,其实质是将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作为外生前提,区别于袁淳等(2021)和肖土盛等(2022)的识别策略,本文聚焦“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CP)”部分进行文本识别,捕获企业新年度经营计划、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详细部署信息,更加准确地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决策”。企业年报更多折射企业的战略偏向和未来发展路径,数字化特征词则更多彰显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偏向和重视程度,以CP文本识别探寻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的外在因素,更具可行性和科学性。第四,本文提供了一个新分析框架,创新性地从管理层决策、逃离竞争和低成本竞争渠道探析了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明晰了进口竞争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间的内在机制,丰富和扩展了企业竞争力理论。 拉动内需、惠民政策与企业出口策略调整 孙浦阳 马科伟 于春海 摘要:扩大内需会激发国内市场潜力,影响外贸企业的销售策略。本文使用2011-2014年实施的旨在拉动内需的惠民政策,构建一个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拉动内需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拉动内需政策实施后,受影响的企业产品出口额和出口数量平均下降了29.8%和20.9%,且该影响具有持续性,使用工具变量等方法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越高,或者获取中间商服务越便利,拉动内需政策帮助企业降低销售策略的调整成本就越充分,对出口的负向影响就越大。企业受到销售策略调整成本的阻碍越严重,在拉动内需政策实施后,企业产品出口下降就越显著。此外,拉动内需政策还促使外贸企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本研究对中国促进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以及如何帮助外贸企业面对不稳定的国际市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拉动内需;企业出口;销售策略;调整成本 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法 研究数据:本文研究数据为惠民政策的“入选企业-补贴产品”名单与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的匹配数据。享受惠民政策补贴的“企业-产品”名单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 研究贡献:与本文密切相关的研究主要有4类。首先是关于拉动内需政策影响的研究。这类文献主要从消费者和需求端的角度,探究刺激消费政策的绩效效果。例如王文娟和李京文(2011)与郑筱婷等(2012)发现拉动内需政策对补贴产品具有显著的正向需求刺激,并且发现拉动内需政策对当期非补贴产品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石晓婧和李小帆(2022)的研究也表明,零售业外资开放有效激发了国内消费需求,降低了消费价格。总之,这类文献更多关注拉动内需政策对消费的直接影响,本文则从微观企业和供给端视角出发,探究拉动内需如何影响企业的销售策略调整,填补了拉动内需政策如何在供给端发挥作用的研究空白。其次是关于外贸企业销售策略调整成本的研究。张昊(2014)发现国内消费市场饱和以及激烈竞争压力,是阻碍外贸企业调整销售策略的重要因素;Almunia et al(. 2021)指出,国内外生产标准的不同也会阻碍外贸企业调整销售策略。再次需要关注各类补贴政策对企业影响的研究。已有文献较多关注研发补贴与生产性补贴等(Martin et al.,2017;Howell,2017;Costinot et al.,2020),但少有文献关注拉动内需补贴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最后是关于企业出口与内销决策间因果关系的研究。这类文献(Berman et al.,2015;Almunia et al.,2021)大都使用金融危机、关税变动等外需冲击,探究需求变化对出口企业内销决策的影响,鲜有文献从拉动内需政策的角度出发,基于销售策略调整成本的视角,研究内需变化对企业产品出口决策的影响。综上,本研究是对相关文献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注:本栏目文章来源为中国知网或期刊官网已公布全文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有遗漏,敬请谅解。本文仅作学术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发刊所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