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 首届“香樟数字消费论坛” 主旨演讲《双重电商平台与中国企业出口》
发布时间:2024-09-23
浏览次数:22
2024年5月,实验室主任吕越受邀参加由香樟经济学论坛(CEC)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发起的首届“香樟数字消费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报告《双重电商平台与中国企业出口》。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擎教授,···
2024年5月,实验室主任吕越教授受邀参加由香樟经济学论坛(CEC)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发起的首届“香樟数字消费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报告《双重电商平台与中国企业出口》。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擎教授,南开大学副校长盛斌教授,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易行健教授,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经济学(季刊)》副主编、香樟经济学论坛管委会委员黄炜副教授等出席会议。
数字消费是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内需增长新空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由香樟经济学论坛(CEC)、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消费经济与劳动经济研究团队、《财经科学》编辑部协办的首届香樟数字消费论坛于2024年5月19日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参加研讨会。
01
开幕式
开幕式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盖凯程教授主持,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擎教授,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经济学(季刊)》副主编、香樟经济学
王擎教授在致辞中对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指出,消费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次论坛以数字消费为主题,聚焦数字经济如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助力双循环新发展等问题,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希望学校继续与学界、业界同仁一起聚焦数字经济和消费经济展开深入研究,开拓新领域,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消费经济知识体系,推动消费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黄炜副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为各位同仁搭建了学术交流分享与智慧碰撞的平台,共同探讨数字消费创新路径和发展方向。香樟经济学论坛的学术特色在于坚持学术的本真,注重研究的深度和质量,期待本次论坛的精彩发言能够继续弘扬这一学术精神。
02
主旨演讲
开幕式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邹红教授主持主旨演讲。南开大学副校长盛斌教授以《跨境数据流动与数字贸易——国内监管与国际规则》为题,分析了跨境数字流动和数字贸易之间的关系,从政策视角探究了跨境数据的国际与国内监管问题;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易行健教授以《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与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潜力释放》为题,基于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特征事实,从收入分配、人口结构、社会保障、家庭负债与房价等方面探究了如何提升居民消费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张勋教授以《数字经济发展的福利效应》为题,从一般均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强调了降低贸易成本,尤其是降低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在全社会福利增长中的重要性。菜鸟集团法务合规部合规与法研负责人崔书锋以《我国跨境电商物流的数字化创新发展——以菜鸟智慧物流为例》为题,介绍了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情况,物流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推动中国跨境物流数字化创新和如何增强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
03
分论坛报告
在论文报告环节,八个分论坛分别围绕“数字消费与内外循环”“数字贸易与企业发展”“数字电商与新型消费”“数字平台与零售消费”“数字经济与普惠金融”“数字零工与人力资本”“数字就业与社会融合”“数字信息与机制设计”八个主题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
分论坛一:数字消费与内外循环
该论坛由《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高凌云、《经济学家》编辑赵爱清共同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吕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戴觅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李伦助理教授担任点评人,西南财经大学梁鑫副教授担任会场协调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戴觅教授的论文《关税削减与消费者福利分配:基于进口份额的新视角》基于进口份额的新视角评估了中国加入WTO后最终品与中间品关税削减对城镇居民消费福利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吕越教授的论文《双重电商平台与中国企业出口》探究了双重电商平台与单一电商平台的出口效应差异,检验了规模效应和中间品效应两大影响机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李伦助理教授的论文“Consumer Search and Price Dynamics: Evidence from U.S. Grocery Markets”深入分析了美国家庭在超市的消费行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喻曦的论文《空气污染与家庭食品消费——基于家庭消费扫码数据的研究》讨论了空气污染对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
分论坛二:数字贸易与企业发展
该论坛由《经济评论》主编叶初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李振新共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倪红福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史宇鹏教授、China & World Economy编辑张琳担任点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倪红福教授的论文《税收制度改革的税负不平等效应分析——来自“营改增”的经验证据》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实证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税和营业税的税负标准差以及平均税负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史宇鹏教授的论文《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竞争速度: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如何通过帮助企业打破信息孤岛、减少成本粘性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刘瞳的论文《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产品质量升级——来自上市公司出口数据的经验证据》讨论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秦慧颖的论文《熟能生巧:数字金融是否强化了货币政策向消费端的传导》从居民使用数字金融服务的内容出发,分析了数字金融使用对货币政策向消费传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分论坛三:数字电商与新型消费
该论坛由《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乃合、《改革》副主编丁忠兵共同主持。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伊娜教授、南京审计大学联合研究院彭冲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王沈南主任担任点评人,西南财经大学栾炳江副教授担任会场协调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伊娜教授的论文《消费大数据与消费统计指标的监测和解读》从企业和个人等层面分析了消费的变化趋势,通过四象限消费大数据对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的消费特征进行解读。南京审计大学联合研究院彭冲教授的论文《消费的量质齐升: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的视角》识别了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消费的影响。美团研究院孙聪研究员的论文《从生活服务平台发展看消费趋势和特点》结合美团等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发展历程与消费数据的变动情况,介绍了服务消费的总体趋势与近期市场呈现的若干特点。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李晓刚的论文《平台经济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考察了平台进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平台进入如何影响家庭生活成本。
分论坛四:数字平台与零售消费
该论坛由《消费经济》编辑部主任湛泳、《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社副社长孙豪共同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石明明副教授、四川大学商学院王奇副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吴应军副教授担任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曾茂霞的论文《即时零售平台进入与居民消费——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研究了即时零售平台进入对线上线下消费的影响,并从交通成本、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等视角讨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四川大学商学院王奇副研究员的论文《数字消费的兴起:APP应用与消费潜力释放》从微观层面探究了家庭数字化转型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陈怡君的论文《房地产政策沟通的非专业人士反应研究——来自微博的证据》探讨了房地产政策沟通是否可扭转公众预期,尤其是非专业人士是否能接受并理解该沟通信息。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李婷的论文《大型网络促销活动中的同伴效应:基于“双十一”购物节的准自然实验研究》深入研究了同伴效应如何通过社会比较和心理特征机制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
分论坛五:数字经济与普惠金融
该论坛由《财经科学》编辑部主任陈健生、《金融经济学研究》主编李华民共同主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曾燕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周羿副教授、《国际金融研究》张程编辑担任点评人,西南财经大学柳春讲师担任会场协调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曾燕教授的论文《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探究:经济与民生双轮驱动》深入剖析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脉络,总结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周羿副教授的论文“Financial Knowledge and Financial Policy Preference: Evidence from Entrepreneurs in China”研究了金融知识对中小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强调了金融教育对中小企业利用外部融资和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许庆文的论文《健康冲击与消费平滑: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基于健康冲击这一特定风险事件,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家庭消费平滑能力的潜在机制和因果效应。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岳琦的论文“The Limited-inclusive Effect of Digital Finance on Consumption Insurance: Evidence from China”测度了中国居民的消费保险能力,并深入探索数字金融对收入保险的影响以及不同冲击的异质性。
分论坛六:数字零工与人力资本
该论坛由《经济学(季刊)》副主编黄炜、《当代财经》副主编王展祥共同主持。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郭峰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曹伟教授担任点评人,西南财经大学肖翰讲师担任会场协调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炜副教授的论文《数字经济赋能、人力资本提升与网购消费》将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研究了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提升与数字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对个体网购消费的影响。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曹伟教授的论文《收入分配改善对居民生育率的影响研究》探讨政府二次分配以及其他政府采取的相关生育刺激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谢明佳助理教授的论文“Do the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crease Local Household's income?”讨论了电子商务发展引致的商业集群对当地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周岚的论文“The Gig Employment and Gender Difference in Household Chore: Evidence from China”考察了零工就业对不同性别劳动者家务劳动状况的影响。
分论坛七:数字就业与社会融合
该论坛由《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社社长范合君、《财经问题研究》杂志社副社长徐雅雯共同主持。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于新亮教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梁文泉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胡浩志编审担任点评人,西南财经大学王平讲师担任会场协调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梁文泉副教授的论文《消费的创造:留守儿童和移民汇款》关注政府如何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市民化进程,进而提升消费内需、实现多方共赢。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于新亮教授的论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基于劳动者健康赋能视角》构建了包含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个体健康的世代交叠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刘丽丽讲师的论文《流动范围与农民工消费:基于市民化的视角》以本地市民化和异地市民化的选择为出发点,讨论流动范围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鹿淇翔的论文《数字经济网络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较为全面反映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网络的指标,研究数字经济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分论坛八:数字信息与机制设计
该论坛由《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王建华、《财经理论与实践》编审厉亚共同主持。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石启超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程瑶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王湛副教授担任点评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程瑶副教授的论文《声誉机制、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建立了多方研发的个体间知识共享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分析如何通过声誉机制建立高水平知识共享体系。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研究院邹乐豪的论文《碳标签背景下的绿色助推与低碳消费——基于在线平台的实验证据》在碳标签背景下分析了绿色助推对消费者短期和长期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王正洋的论文“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latform’s Mode Choice and Self-preferencing”构建了一个垂直差异化模型分析产品质量差异与平台的最佳模式选择和实施自我偏好动机之间的关系。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会洁的论文《数字经济背景下新产品推出策略研究——基于微分博弈分析》通过建立微分博弈模型,分析了竞争情形下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分别推出新款产品的最优定价和最优推出时间。
04
期刊见面会
本次论坛特别设立了“期刊见面会”环节。会议于5月18日晚举行,由《经济学家》常务副主编丁任重教授主持。来自经济学领域21家重要期刊《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财经科学》《财经理论与实践》《财经问题研究》《当代财经》《改革》《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经济评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经济学家》《经济与管理研究》《金融经济学研究》《南开经济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世界经济》《消费经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hina & World Economy 的专家们就各自期刊的定位和风格,选稿、审稿、用稿过程中发现的投稿误区和注意事项等话题与参会者展开了深度交流和热烈讨论。
此次论坛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所有参会嘉宾、工作人员的支持、配合和帮助。本次论坛的主题广泛而深刻,讨论充分而热烈,气氛融洽而和谐,为广大从事数字经济、消费经济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分享智慧、交流思想的平台,让学者的真知灼见彼此激荡、启发催生出更多的新智慧。相信在场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能够为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内需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附微信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6Ld9seYHAI-evrKUIP94Q
热门新闻
-
-
会议通知|首届全球创新与治理年会暨全球创新与治理实验室第一期(季报)发布会
2024-12-03
-
学术会议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世界贸易组织和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主办的“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大重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保护主义兴起的影响暨庆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讲习班10周年国际会议”的圆桌讨论
2024-09-23
-
学术会议 | 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数字治理研究院2024年会圆桌讨论
2024-09-23
-
学术会议 | 2024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夏季论坛专题讲座《数字经济与中国高水平开放》
2024-09-23
-
学术会议 |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研究”开题论证会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