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24-08-26
浏览次数:186
作者:盛斌、吕越
在Copeland-Taylo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因素,将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的环境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种机制,并结合中国2001—2009年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计量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
作者:盛斌、吕越
摘要:在Copeland-Taylo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因素,将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的环境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种机制,并结合中国2001—2009年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计量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FDI进入程度与污染排放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可以发现:FDI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分行业上都有利于减少我国工业的污染排放,其主要原因在于FDI通过技术引进与扩散带来的正向技术效应超过了负向的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此外,在中国当前的外资进入程度与以环保为目标的最优水平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应积极鼓励具有环保技术优势的外资企业的进入,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污染排放
上一篇:贸易壁垒与全球价值链嵌入——以中国遭遇反倾销为例的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下一篇:电商平台与制造业企业创新——兼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驱动路径,《经济研究》,2023年第8期
本文标签:
外国直接投资;污染排放
成果推荐
-
-
贸易壁垒与全球价值链嵌入——以中国遭遇反倾销为例的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2024-08-26
-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2024-08-26
-
电商平台与制造业企业创新——兼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驱动路径,《经济研究》,2023年第8期
2024-08-29
-
双重电商平台出口的规模效应与中间品效应——兼论新发展格局下两个市场的利用,《经济研究》,2022年第8期
2024-08-29
-
一带一路” 倡议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基于2005-2016 年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双重差分检验,《经济研究》,2019年第9期
2024-08-29